又到年末,各大App紛紛推出了2024年度報告,用出行、飲食、消費、聽歌、旅行等各類大數據,整合出每個用戶的清晰畫像:“今年南極洛被你發(fā)現了,只有0.25%的人抵達過這里”“九月某一天你睡得很晚,03:35還在搜索梨湯治嗓子疼”“今年你累計在餐飲上消費*萬元,咖啡是你的最愛”“你的年度歌曲是《XXX》,你已經循環(huán)過788遍”……
在線上生活多姿多彩的今天,“真實”反而很難被人知曉。每年在這種“群體熱情”中,明顯能感受到人們渴望被了解,透過冰冷的數據,希望真實的自己被看到、飽滿的自我被展露。有了這些客觀的數據,人們的真實生活仿佛就有了最好的佐證。于是我們希望通過分享它們,來豐滿自己的真實形象,構筑身份標簽。
在平臺方看來,用戶年度報告猶如“時間的容器”,記錄了用戶的故事瞬間和成長心境,承載著用戶隱藏于內心深處的獨特情感。不過,在審美疲勞以及自我探索需求驅動下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滿足大數據為其編制的足跡地圖,而是開始屬于自己的年度報告創(chuàng)作,更貼切地闡釋一年的收獲與心得。
不少網友干脆自己創(chuàng)作年度報告:
APP數據也量化了每個人過去一年的生活痕跡,盤點的恰好都是影響個人生活的重要事件。很多網友就感慨“既感動,又好笑”“每一單都是很鮮活的回憶”。一年到頭,看到自己曾在雨里打車也要趕往某個地方,回憶起自己曾在某個節(jié)日和誰一起看電影,也許會想起當時陪在自己身邊的人,也許會有“輕舟已過萬重山”之感。
年度報告的內容也是每個人的“私人訂制”,一條條數據補充了關于自我的細節(jié),而自我也在閱讀這些深層次解析自己的數據中,得到了深深的治愈和聯(lián)結。通過對我們愛好、興趣甚至是生活習慣的反映,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去尋找和我們志同道合的伙伴,甚至能夠幫助我們在新的一年做出一些改變和提升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當我們面對APP年度報告時,我們既要看到數據背后所反映出的生活軌跡和內心需求,將年度報告看作是能夠幫助我們客觀認識自己的工具,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數據之外的現實生活,去體驗那些無法用數據衡量的美好瞬間,去感受那些超越數據的情感連接和心靈成長。
生活之所以美好,是因為它充滿了未知和驚喜。我們相信,每一次回首,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相遇,我們在各種數據中發(fā)現不一樣的自己,也希望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為書寫下一份年度報告而奮力前行,自強不息。帶著每個人回望和總結,懷抱希望,渴望提升,然后大步流星走向新的一年,這才是年度報告的價值所在。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。
行而不輟,未來可期。
2025,愛因森教育將一如既往與你在一起!